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大有作为
发布人:招生就业处 发布时间:2008年05月06日 阅读次数:1923●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,高校需要建立起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的机制,并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及变化,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,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 标。 ●高校要在一般课程中,融入就业能力培养的内容,让学生在课程中共同协作完成指定工作,以培养学生的领导、沟通、责任感等就业技能。
从2008年1月1日起,我国就业领域首部基本法律《就业促进法》正式施行,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。总体来说,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 力资本水平,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,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,主要是因为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导致。但从供 给角度看,就业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目前,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:一是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,二是高校对市场反应的速度与能力不强,三是高校就业服务机构人 员的工作职责简单,素质要求不高、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。
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,高校需要建立起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的机制,并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及变化,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,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 目标。目前,我国部分高校缺乏清晰而明确的大学生培养目标,特别是大学生在求职前,究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并不清楚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,其中既与大学长期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中,对市场需求反应的速度和能力较弱有关,也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水平不高,简单地依据性别、年龄、学历等进行招 聘,引发就业歧视有关。
另一方面,现代高等教育应具备对就业市场的灵敏反应与调整机制,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与能力存在缺陷。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大的是应 用性人才,但很多学校一味追求研究型大学,忽视自身办学条件,导致教育质量下降,难以满足市场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,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造成不利的影 响。二是大学师资队伍发展速度和能力落后于市场需求。从数量上看,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为107.6万人,平均师生比已达到1∶17. 93,部分学校的师生比突破1∶40;从质量上看,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模式的主体。特别是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,教学方法、教学内容 与实际脱节的情况较为严重,对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。
如果我们把大学生就业能力概括为大学生找到工作、保持工作与转换工作的能力,那么,就业服务就是促进实现这种能力的核心工作内容。研究表明,在大学生 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中,位列第一的是校园招聘会,这说明现在大学生工作搜寻活动的中心还是在学校,因此,一所大学所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,对就业的影响就很 大。除了通常强调的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、经费不足等方面,高校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的工作职责简单,素质要求不高、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低也是重要的问题。通过 比较中美两国大学就业服务人员的职责与能力要求发现,我国的高校就业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还停留在政策解说、信息发布、就业技巧指导与就业咨询等环节,能力 要求仅限于沟通能力、承压能力与积累人脉关系几项,而职业生涯规划、职业指导等重要环节还很薄弱,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。
就业是民生之本,大学生顺利就业关系亿万家庭的利益,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,需要政府、高校和企业共同的推动。
首先,高校要在一般课程中,融入就业能力培养的内容,让学生在课程中共同协作完成指定工作,以培养学生的领导、沟通、责任感等就业技能。对国外的研究 发现,在一般大学课程中,广泛融入的主要核心就业技能包括沟通、解决问题、分析问题、团队合作等方面,其中又以团队合作最为重要,在课程中通过结构性的安 排,让学生协作以完成指定工作,被认为是培养领导、沟通、责任感等就业技能最有效的方式。
第三,协助学生建立“能力培养档案”,其中可以包括学生的正式学习与成就证明、对于个人自我发展的反思与记录、关于个人教育与职业生 涯的发展计划等。第四,完善就业服务,为在校生提供学生个人咨询,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相关决策,让学生能够接触用人单位并讨论毕业后的就业,协助安排学 生实习。同时,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,应当将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实践性人才,作为学校师资的重要来源。对我国大部分高校,特别是对我国教学型大学,这无 疑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的问题。